山大官網  |  返回首頁
相助交流
首頁 » 相助交流

拔尖學子赴合肥科學島研學,聚變之光點燃科學理想

文字:王欣岚 刘丝雨 圖片:劉絲雨 時間:2025-06-17

 爲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讓拔尖學子們深入了解新時代我國科技發展的蓬勃態勢,拓寬科技視野,6月6日我院二十九名師生前往合肥中國科學院科學島開展了爲期兩天的“弘揚科學家精神”研學實踐活動。從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到聚變科技館,在等離子體研究所的一方天地裏,一場少年們追逐科學曙光的征程悄然啓航。

1.png

 7日清晨,雨意氤氲。研學首站,在2003屆物理學(國家基地)優秀校友郭文峰老師的引導下,師生齊聚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報告廳聆聽報告。夏天陽老師系統闡釋了“人造太陽”EAST裝置的焦点原理與自己的研究偏向;孫鵬軍老師(2009屆物理學國家基地班優秀校友)則結合自身從山大物理學子到科研骨幹的成長之路,描繪了核聚變能源作爲未來清潔能源的壯闊圖景及其面臨的挑戰。報告結束後,同學們就專業研究、科研心得等問題與老師們深入交流。

2.png

 報告會後,師生們進入半圓形的ESAT控制大廳,學生們的驚呼接連響起。偌大的屏幕上監測著EAST的各項指標與數據,幾十台電腦、十六個部門的協調配合,大廳頭頂上的五顆紅星一齊指向屏幕,延伸至中國聚變研究光輝的未來。

3.jpeg

       進入EAST裝置大廳,高中物理課本上的圖片瞬間化爲磅礴具象。EAST裝置同時具有“超高溫”“超低溫”“超大電流”“超強磁場”“超高真空”等極限條件,擁有68項自主創新的焦点技術,實現了零下269度與1億度冰火兩重天的系統集成,其乐成建設和運行是我國核聚變研究的裏程碑式突破。同學們難掩激動,與物理課本上仰望已久的“東方超環”真實合影。這一刻,昔日紙頁間的符號,終成眼前托舉人類能源夢想的鋼鐵脊梁。

4.jpeg

 8日上午,研學之旅深入聚變創新館。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的大科學裝置BEST的藍圖與模型,昭示著中國“逐日”征程上更宏偉的新篇章。園區中央,“誇父逐日”的雕塑在細雨中巍然屹立,那奮力前傾的姿態,正是中國聚變科研人永不言棄、執著追夢的精神圖騰。

5.jpeg

 隨後,師生們深入大科學裝置11號、10號廠房,伴隨著老師的講解,在15米高的可控核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1/8真空室及總體安裝實驗平台前,同學們心潮澎湃,爲國家科技進步感应驕傲自豪。

6.jpeg

 在行走中體驗、在研學中教育,在實踐中感悟、在探究中升華。當物理書頁中仰望的符號化作眼前頂天立地的“東方超環”,當千年神話在無數齒輪般精密的協作中被鍛造成觸手可及的未來圖景——這場別開生面的教育,以其無可替代的深度與溫度,在年輕學子的心上烙下了深刻的科學印記。此次研學之旅啓發了同學們心中的科學夢、“逐日”夢、報國夢,未來同學們更將向物理學拔尖創新人才的目標踏實奮鬥,真正踐行科學家精神,真正投身于新時代中國科技發展的潮水中來。

 聚变之光不熄,逐梦之旅永续, 新一代“夸父”有着属于国家、属于人民、属于未来的“逐日梦”;“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拔尖学子将用一以贯之的拼搏弘扬科学家精神,向世界高唱中国科学的力量。



責編:劉絲雨

二审:张   波

三审:李   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塢城路92號
郵箱:slxy@sxu.edu.cn
電話:0351-7011581
郵編:030006
友情鏈接
  • 山西大學物理電子工程學院
  • 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
  •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
  • 浙江大學竺可桢學院

PG电子 // 鏄庢枃杈撳嚭書院公衆號